查询

履仁蹈义

lǚ rén dǎo yì
To perform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履仁蹈义”的成语拼音为:lǚ rén dǎo yì,注音:ㄌㄩˇ ㄖㄣˊ ㄉㄠˇ ㄧˋ,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年代:古代成语,出处: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基本解释: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例句:唐代杜甫《己酉岁除夜有怀古之志》:“河东独分地,常山真壮士,节义最端公,才名锦世界。”
拼音 lǚ rén dǎo yì
注音 ㄌㄩˇ ㄖㄣˊ ㄉㄠˇ ㄧˋ
词性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英文 To perform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出处 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
例句 唐代杜甫《己酉岁除夜有怀古之志》:“河东独分地,常山真壮士,节义最端公,才名锦世界。”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履机乘变
下一个成语: 履霜坚冰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义胆忠肝指为人正直忠贞。
  • 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 轻财贵义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 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 礼义廉耻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 轻财仗义犹轻财重义。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 高义薄云天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同“高义薄云”。
  • 气义相投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 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 义不取容取容:讨好。为追求正义而不取悦于人。指人刚直不阿。
  • 利不亏义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 见义必为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 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 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 义断恩绝义:情义;恩:恩情。指情谊完全决裂。
  • 轻身殉义指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 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 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 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 轻生重义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同“轻身重义”。
  • 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 大义灭亲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 背义忘恩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 思断义绝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 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杀身成义犹言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 负恩背义负:违背,背弃。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见义当为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同“见义必为”。
  • 背义负恩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 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 忘恩负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弃义倍信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 仗义执言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 行侠好义指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 天经地义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 轻财好义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 情深义重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 背恩弃义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 背恩忘义背:背叛。指背弃恩德,忘却道义。
  • 疏财仗义疏财:以财物分人。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
  • 忠驱义感指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 精义入神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
  • 深文大义指深奥的大道理。
  • 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负义忘恩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仗节死义指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 义无旋踵旋踵:把脚后跟转过来,比喻退缩。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毫不退缩。亦作“义不旋踵”。
  • 背恩负义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 慷慨仗义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 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以义割恩义:道义。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办事,不殉私情。
  • 向风慕义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 缘文生义文:文字,指字面。只根据字面理解内容,牵强附会,不求甚解。亦作“望文生义”。
  • 不义之财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 义不反顾秉义直前,决不回顾退缩。
  • 义形于色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 仗义疏财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 义正辞约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 薄情无义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
  • 计行虑义计:计策。行:实施。虑:考虑。义:道义。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
  • 望文生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 负德背义犹言负恩背义。
  • 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 见义敢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见义勇为”。
  • 乡利倍义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 瘠义肥辞内容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
  • 孤文只义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 恩断义绝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 忘情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 义愤填胸指胸中充满义愤。
  • 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 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 惜客好义指好客仗义。
  • 高义薄云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 乐善好义指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 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 旁文剩义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 轻死重义指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同“轻死重气”。
  • 负气仗义凭借正气,主持正义。
  • 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辞简义赅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 道同义合犹言道合志同。
  • 见利思义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 忘恩背义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 忘恩失义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 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 舍生取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割恩断义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 恩山义海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 慷慨就义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
  • 辞不达义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 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 义气相投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 义重恩深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轻身重义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 恩深义重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急公好义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侠肝义胆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 疏财重义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同“疏财仗义”。
  • 毫无疑义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
  • 以义断恩用大义割断私恩。指秉公行事,不徇私情。
  • 释生取义犹言舍生取义。
  • 辜恩负义忘恩负义。
  • 义不容辞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义正辞严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 多情多义指重情谊。
  • 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 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 负恩忘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负恩背义”。
  • 重财轻义指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 重义轻财指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 意义深长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同“意味深长”。
  • 假人假义伪装仁慈善良。
  • 无情无义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 深明大义指识大体,顾大局。
  • 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 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 孤恩负义指背弃恩义。
  • 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 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 反经合义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 从容就义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义不生财主持正义者不苟取财物。亦作“义不生财,慈不主兵。”
  • 干名犯义干犯名教和道义。
  • 晓以大义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穷不失义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 忠孝节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
  • 居利思义指临财不苟得。
  • 重义轻生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 捐身徇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贪利忘义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 辜恩背义辜:辜负;背:违反,违背。辜负别人的恩德,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 慷慨赴义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 绨袍之义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 引喻失义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 遵道秉义犹言遵守道义。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卖履分香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足不履影比喻循规蹈矩。
  • 安常履顺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如履平地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 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 行不履危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 席履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同“席丰履厚”。
  • 遗簪堕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 步履蹒跚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 戴圆履方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 分香卖履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 黄冠草履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 章甫荐履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鸣玉曳履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 进退履绳前进后退均合规矩。同“进退中绳”。
  • 杖履相从指追随左右。
  • 以冠补履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含霜履雪比喻品行高洁。
  • 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 截趾适履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戴天履地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 跋履山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 席丰履厚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 履霜之戒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 履舄交错履舄:泛指鞋子。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 履险如夷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 剑及履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同“剑及屦及”。
  • 冠履倒置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步雪履穿形容人穷困潦倒。
  • 杖履纵横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 履机乘变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 登高履危比喻诚惶诚恐。
  • 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孤履危行指行为孤高独特。
  • 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 履丝曳缟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冠上履下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 戴清履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葛屦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 戴霜履冰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 戴玄履黄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 遗簪弊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 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 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 临深履薄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 冠履倒易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 不衫不履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 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监市履狶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曝骨履肠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履霜知冰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 遗簪坠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正冠纳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截趾適履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 纳履踵决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 郑人实履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 履霜坚冰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 履险若夷走险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高强。同“履险如夷”。
  • 履足差肩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 纳履决踵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刖趾适履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