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郑人实履

zhèng rén shí lǚ
a person who takes practical actions instead of just talking or making promises
“郑人实履”的成语拼音为:zhèng rén shí lǚ,注音:ㄓㄥˋ ㄖㄣˊ ㄕˊ ㄌㄩˇ,词性:名词,成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否,基本解释: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例句:宋·苏轼《送滕子京赴江西余姚浙东割地使节行营兼巡抚吴见信》:“再迁三晋六甲之插科取士,一省郑人实履。”
拼音 zhèng rén shí lǚ
注音 ㄓㄥˋ ㄖㄣˊ ㄕˊ ㄌㄩˇ
词性 名词,成语
英文 a person who takes practical actions instead of just talking or making promises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出处
例句 宋·苏轼《送滕子京赴江西余姚浙东割地使节行营兼巡抚吴见信》:“再迁三晋六甲之插科取士,一省郑人实履。”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郑人买履
下一个成语: 郑人争年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卖履分香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足不履影比喻循规蹈矩。
  • 安常履顺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如履平地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 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 行不履危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 遗簪堕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 席履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同“席丰履厚”。
  • 履汤蹈火身入汤火。比喻处苦难之境。
  • 戴圆履方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 步履蹒跚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 分香卖履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章甫荐履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鸣玉曳履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 进退履绳前进后退均合规矩。同“进退中绳”。
  • 杖履相从指追随左右。
  • 截趾适履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 戴天履地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 黄冠草履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 跋履山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 以冠补履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含霜履雪比喻品行高洁。
  • 履霜之戒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 剑及履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同“剑及屦及”。
  • 冠履倒置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席丰履厚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 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 履机乘变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 登高履危比喻诚惶诚恐。
  • 履舄交错履舄:泛指鞋子。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 履险如夷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 履盈蹈满指荣显至极。
  • 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步雪履穿形容人穷困潦倒。
  • 蹈仁履义遵循仁义之道。
  • 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 杖履纵横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 孤履危行指行为孤高独特。
  • 履丝曳缟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冠上履下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 戴清履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 遗簪弊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 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 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 履仁蹈义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 临深履薄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 履险蹈危指经历危险。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冠履倒易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葛屦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 不衫不履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 戴霜履冰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 戴玄履黄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 监市履狶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曝骨履肠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履霜知冰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 遗簪坠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正冠纳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截趾適履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 郑人实履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 纳履踵决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履霜坚冰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 履险若夷走险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高强。同“履险如夷”。
  • 履足差肩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 纳履决踵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 刖趾适履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 郑重其辞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
  • 郑昭宋聋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比喻情况不同。
  • 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