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纳履决踵

nà lǚ jué zhǒng
to accept one's fate
“纳履决踵”的成语拼音为:nà lǚ jué zhǒng,注音:ㄣㄚˋ ㄌㄩˇ ㄐㄩㄝˊ ㄓㄨㄥˇ,词性:动宾短语;作动词、名词,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基本解释: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例句:唐代杜甫《咏怀古迹》诗:“贵贱黄金万两思,拓边犬戎凤凰池。纳履决踵学所定,骑象如虎出王师。”
拼音 nà lǚ jué zhǒng
注音 ㄣㄚˋ ㄌㄩˇ ㄐㄩㄝˊ ㄓㄨㄥˇ
词性 动宾短语;作动词、名词
英文 to accept one's fat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例句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诗:“贵贱黄金万两思,拓边犬戎凤凰池。纳履决踵学所定,骑象如虎出王师。”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纳屦踵决
下一个成语: 纳履踵决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磨踵灭顶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同“摩顶放踵”。
  • 计不旋踵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 亡不旋踵指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 接踵比肩踵:脚后跟。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
  • 疾如旋踵旋踵:转动脚跟。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形容变化很快。
  • 踵武前贤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 战不旋踵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踵迹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 义无旋踵旋踵:把脚后跟转过来,比喻退缩。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毫不退缩。亦作“义不旋踵”。
  • 延颈跂踵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同“延颈企踵”。
  • 祸不旋踵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祸害不久就将到来。
  • 踵事增华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 踵趾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败不旋踵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 踵决肘见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 比肩随踵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 不旋踵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短。也指不退却。
  • 汗流至踵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 架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拥挤。
  • 比肩接踵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 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 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 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 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 比肩系踵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 企踵可待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
  • 汗流接踵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 沓来踵至指纷纷到来。亦作“踏来麕至”。
  • 机不旋踵形容时机短暂。旋踵,转过脚后跟。
  • 踵武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 延颈举踵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 延颈企踵伸长头颈,踮起脚跟。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
  • 骈肩累踵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 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
  • 纳履踵决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 比肩迭踵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 趾踵相错形容人数之多。 同“趾踵相接”。
  • 顶踵尽捐犹言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
  • 纳屦踵决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 纳履决踵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 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 死不旋踵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 顶天踵地犹言顶天立地。指生存于天地之间。
  • 踵足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 摩顶至踵犹摩顶放踵。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 摩肩擦踵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 汗流浃踵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 随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 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 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亦作“趾踵相错”。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招权纳贿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抓权力,受贿赂。
  •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 出纳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 言从计纳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 半筹不纳筹:古代计算工具,引伸为计策;纳:缴纳。半条计策也拿不出来。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山容海纳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
  • 去故纳新犹言去旧迎新。
  • 纳谏如流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 深文周纳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 川泽纳污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 招权纳赇把持权柄,收受贿赂。同“招权纳贿”。
  • 称臣纳贡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 水里纳瓜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容。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纳新吐故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 含垢纳污垢:耻辱;污:污蔑。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包容一切。
  • 水底纳瓜形容不能容纳。
  • 纳贡称臣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 穿花纳锦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
  • 招权纳赂把持权势,接受贿赂。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启宠纳侮指开宠端而招致侮慢。
  • 闭门不纳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 招降纳叛原指收容接纳敌方投降叛变过来的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现指收罗坏人,结党作恶。
  • 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 正冠纳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招亡纳叛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 纳垢藏污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揽权纳贿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 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 凿楹纳书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 藏垢纳污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格格不纳指难以接受。
  • 铺胸纳地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 吐故纳新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 养贤纳士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