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pour exhortations into sb . 's ear
“耳提面命”的成语拼音为:ěr tí miàn mìng,注音:ㄦˇ ㄊㄧˊ ㄇㄧㄢˋ ㄇㄧㄥˋ,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长辈对晚辈,年代:古代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基本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例句: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清·李渔《曲话·结构》
拼音 ěr tí miàn mìng
注音 ㄦˇ ㄊㄧˊ ㄇㄧㄢˋ ㄇㄧㄥˋ
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长辈对晚辈
英文 pour exhortations into sb . 's ear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例句 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 ★清·李渔《曲话·结构》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耳熟能详
下一个成语: 耳听八方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束手听命拱手听从命令。
  • 达官知命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安排,无。
  • 乐天安命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同“乐天知命”
  • 命辞遣意运用文词表达思想。亦作“命词遣意”。
  • 天命攸归天命:上天的意志。攸:所。归:归宿。旧指上天预先安排好的归宿。因常指改朝换代,将有新君主出现。亦作“天命有归”。
  • 人命关天关天:比喻关系重大。指有关人命的事情关系及重大。
  • 图财害命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 命俦啸侣命、啸:呼引,呼唤;俦、侣:同伴。招乎意气相投的人,一道从事某一活动。
  • 一钱如命把一文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 君命无二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
  • 性命关天犹言性命交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
  • 奋不顾命犹奋不顾身。
  • 天命有归天命:上天的意志;归:归宿。上天所安排的归宿。
  • 长命百岁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 乐天知命天:天意;命:命运。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 祸福有命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
  • 真命天子旧时所谓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 命词遣意运用文词表达思想。同“命辞遣意”。
  • 命途多舛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了身达命佛家用语,意思是对一生命运归宿看得开,无牵挂,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 一命归阴指死亡。
  • 命蹇时乖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乖:不顺利。指命运不济,遭遇坎坷。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 施命发号发布号令。
  • 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
  • 有才无命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 一命归西指死亡。
  • 一命鸣呼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 亡命之徒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 命薄缘悭指命运坏,缘分浅。
  • 命若悬丝比喻生命垂危。
  • 命世之才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亦作“命世之英”、“命世之雄”。
  • 命在旦夕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 俯首听命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
  • 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 知命乐天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 时乖命蹇时:时运,时机;乖:不顺利;蹇:一足偏废,引伸为不顺利。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 追魂夺命夺取魂魄性命。形容魅力极大。
  • 缘悭命蹇缘:缘分。悭:吝俭,欠缺。蹇:不顺利。缘分浅薄,命运不好,
  • 命里注定旧时迷信说法,命运早已决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 立命安身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 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 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 革命创制指变革天命,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
  • 为民请命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 草芥人命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 达人知命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 一命呜呼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
  • 疲于奔命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 了身脱命犹言摆脱尘世羁绊,自由自在。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 长命富贵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安身立命安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同船合命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 临危致命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 民不堪命堪:忍受;命:命令。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 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 苟全性命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
  • 碍难从命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 收回成命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决定。
  • 薄命佳人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性命交关交关:相关。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
  • 佳人薄命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 重气徇命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 自命清高命:认为。自以自为清高。
  • 啸侣命俦指召唤同伴。
  • 谋财害命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 红颜薄命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 枕戈待命枕着武器等待命令。形容时刻准备战斗。
  • 不辱使命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唯命是从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 一命之荣指受任一官的荣耀。
  • 爱财如命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 决命争首拼命争先而战。
  • 乐天任命犹言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 短寿促命短命早死,要命。
  •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恭敬不如从命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 屈节辱命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 视财如命形容人的吝啬,把钱财看得有如生命一般。
  • 不复堪命指无法再活下去。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一文如命把一文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同“一钱如命”。
  • 文章憎命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 敢不承命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死于非命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 达观知命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 安之若命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 惟命是从犹言惟命是听。指绝对服从。
  • 乐道安命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临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
  • 身家性命身家:本人和家庭。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 重气轻命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 辞不获命指辞谢而未获允许。
  • 爱才如命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 爱钱如命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 命中注定迷信的人认为人的一切遭遇都是命运预先决定的,人力无法挽回。
  • 拱手听命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 同舟共命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 惟利是命指惟利是图。
  • 戕身伐命指伤害身体。
  • 革命反正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
  • 讬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常之重任。
  • 听天由命由:听从,随顺。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 唯命是听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 束身受命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典身卖命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 惟命是听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指绝对服从。
  • 奉命惟谨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 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贵耳贱目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 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疾雷不暇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 目濡耳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 遮掩耳目指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
  • 目达耳通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 口耳相承指接受传闻。
  • 不堪入耳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 以耳为目拿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比喻不亲自了解情况,只听信别人说的。
  • 交头接耳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 耳旁风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 如风过耳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 酒酣耳熟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 马耳春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 交头互耳犹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 蹑足附耳踩人足以示意,附耳说悄悄话。
  • 耳鬓斯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 道听耳食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 挖耳当招见别人举手挖耳朵,却误以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 逆耳良言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 长目飞耳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
  • 闭目塞耳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 国耳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 俯首戢耳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同“俯首帖耳”。
  • 清耳悦心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
  • 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目食耳视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 耳鬓撕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 俯首弭耳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同“俯首帖耳”。
  • 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 耳报神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 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 两豆塞耳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两耳塞豆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 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 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 附耳低言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 耳食之谈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 东风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豁人耳目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
  • 法不传六耳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 当耳旁风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 目染耳濡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同“目擩耳染”。
  • 赁耳佣目指借助于所见所闻。
  • 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 耳软心活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 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 塞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 塞耳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 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出口入耳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 危言逆耳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 飘风过耳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
  • 苦口逆耳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 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 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 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 酒酣耳热酒酣:酒喝得很痛快。形容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 疾雷不及掩耳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 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 目睹耳闻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撧耳揉腮形容焦急无计的样子。同“撧耳挠腮”。
  • 挠腮撧耳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 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 眼花耳热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 以耳代目以:用;代:代替。拿眼睛当耳朵。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 当耳边风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 六耳不同谋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 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目见耳闻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 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 捷雷不及掩耳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 鼎铛有耳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 耳视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 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 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 贱目贵耳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
  • 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 聊复尔耳聊:姑且;尔:如此;耳:而已,罢了。姑且如此而已。
  •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属人耳目属:集中在一点。指引人注意。
  • 如雷灌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 目擩耳染?焙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 洞心骇耳形容使人震惊。
  • 肥头胖耳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同“肥头大耳”。
  • 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 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 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 耳食之论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同“耳食之谈”、“耳食之言”。
  • 伏首贴耳畏缩恐惧的样子。
  •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 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 东风吹马耳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舌敝耳聋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 俯首贴耳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 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 赖有此耳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 言犹在耳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 游心骇耳发人遐想,动人听闻。
  • 隔墙有耳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 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 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 避人耳目指避免走漏消息。
  •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 脸红耳赤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亦作“脸红耳热”。
  •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 撧耳挠腮形容焦急无计的样子。
  • 掩人耳目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 逆耳利行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 俯首帖耳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 遮人耳目遮:遮掩。遮掩他人视听。指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 风吹马耳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 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 耳目昭彰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 脸红耳热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同“脸红耳赤”。
  • 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 撧耳顿足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 掩耳盗钟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 庸耳俗目指学识浅薄的人。
  • 盗铃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 属垣有耳有人靠着墙偷听。
  • 垂头塞耳指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 抓耳挠腮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 抓耳搔腮形容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样子。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 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 褎如充耳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 倾耳细听侧耳留意而听。
  • 倾耳注目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 忠言逆耳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 东风过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同“东风射马耳”。
  • 妥首帖耳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 眼饧耳热两眼半睁半闭,朦胧而视,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 墙有耳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 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 言提其耳揪着他耳朵。指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 附耳射声指传闻异辞,捕风捉影。
  •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顿足捩耳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 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 在人耳目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都已熟知。
  • 俛首帖耳驯服恭顺的样子。
  • 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 疾雷不及塞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 爬耳搔腮指急切无奈的样子。
  • 扒耳搔腮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 嵬眼澒耳犹言动人观听。亦作“嵬目鸿耳”。
  • 掩耳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掩耳盗钟”。
  • 垂耳下首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嵬目鸿耳犹言动人观听。同“嵬眼澒耳”。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