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闻风丧胆

wén fēng sàng dǎn
tremble with fear on hearing of
“闻风丧胆”的成语拼音为:wén fēng sàng dǎn,注音:ㄨㄣˊ ㄈㄥ ㄙㄤˋ ㄉㄢˇ,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基本解释: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例句:我军如下山猛虎,敌人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拼音 wén fēng sàng dǎn
注音 ㄨㄣˊ ㄈㄥ ㄙㄤˋ ㄉㄢˇ
词性 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英文 tremble with fear on hearing of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出处 唐 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例句 我军如下山猛虎,敌人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闻风破胆
下一个成语: 闻风响应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放心托胆心里放得下,有所凭借而胆大。形容毫无顾虑。
  • 肝胆欲碎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义胆忠肝指为人正直忠贞。
  • 胆大心粗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 心寒胆战形容十分惊恐。
  • 胆壮心雄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 心惊胆裂形容极度惊恐。
  • 惊神破胆形容极其恐惧。
  • 胆大包天包:包容。形容胆子极大。
  • 胆小怕事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 剑胆琴心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 心粗胆大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 胆大妄为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 胆小如豆极言胆子小。
  • 枕戈尝胆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剖析肝胆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 胆战心摇形容十分害怕。
  • 吊胆提心提心吊胆。 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 开心见胆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同“开心见诚”。
  • 赤胆忠心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 破胆寒心犹胆颤心惊。形容非常恐惧。
  •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色胆包天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胆大心雄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 胆战心寒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 摘胆剜心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 胆大如斗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象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沥胆堕肝比喻竭尽忠诚。
  • 明目张胆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 惊心吊胆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 丧胆亡魂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 剖肝沥胆比喻开诚相待。
  • 心惊胆寒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 艺高胆大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 露胆披肝披露肝胆。比喻待人坦诚之至。
  • 吊胆惊心犹言吊胆提心。
  • 披沥肝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 剖心析胆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 色厉胆薄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 一身都是胆极言胆大勇敢。
  • 胆裂魂飞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 开口见胆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同“开口见心”。
  • 肝胆胡越犹言肝胆楚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比喻远隔。肝胆,比喻近。
  • 气壮胆粗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 心胆俱碎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同“心胆俱裂”。
  •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心惊胆颤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 胆大泼天形容胆子极大。
  • 色胆迷天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色胆如天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胆战心慌形容十分害怕。
  • 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 凤毛鸡胆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 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 闻名丧胆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 有胆有识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惊心悼胆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 坐薪尝胆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惊心裂胆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同“惊心破胆”。
  • 丢魂丧胆形容非常惊慌。
  • 失魂丧胆形容极度恐慌。
  • 胆大于身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 胆破心寒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 胆丧魂消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 悬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 露胆披诚比喻待人坦诚之至。同“露胆披肝”。
  • 肝胆过人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贼人胆虚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 披肝露胆指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同“披露肝胆”。
  • 铜心铁胆形容人的意志坚定。
  • 惊心破胆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 忠心赤胆形容十分忠诚。
  • 倾肝沥胆形容对人极其忠诚。
  • 心胆俱裂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 心寒胆落形容十分惊恐。同“心寒胆战”。
  • 魂惊胆落形容惊恐万分。
  • 胆粗气壮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 心惊胆落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 胆寒发竖形容恐怖之极。
  • 胆小如鼷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 沥胆隳肝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 沥胆濯肝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 吐胆倾心倾:倒出。将埋藏在心底里的话全部讲出来。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 隳肝尝胆犹言隳肝沥胆。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肝胆照人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 同心合胆心志一致。同“同心共胆”。
  • 亡魂丧胆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 碎心裂胆形容异常恐惧。
  • 心惊胆战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 饮胆尝血指刻苦自励。
  •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衔胆栖冰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 魂飞胆破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尝胆眠薪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气消胆夺形容畏惧到极点。
  • 熊心豹胆比喻非常胆大。
  • 枕戈饮胆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同“枕戈尝胆”。
  • 披露肝胆指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
  • 倾心吐胆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 独胆英雄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 魂惊胆颤形容惊恐万分。
  • 大胆包身指胆量极大。
  • 析肝吐胆剖示肝胆。比喻赤诚。
  • 魂亡胆落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胆战心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 胆壮气粗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 神丧胆落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 合胆同心犹言同心同德。
  • 尝胆卧薪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吐心吐胆比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同“吐肝露胆”。
  • 心殒胆破形容十分惊恐。同“心殒胆落”。
  • 闻风破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 侠肝义胆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 输肝沥胆比喻对人极为忠诚。同“输肝剖胆”。
  • 披肝沥胆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 输肝剖胆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 析肝刿胆剖示肝胆。比喻赤诚。亦作“析肝吐胆”。
  • 照人肝胆比喻以赤诚相见。
  • 刳肝沥胆犹言披肝沥胆。比喻竭诚相见。
  • 吐肝露胆比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
  • 肝胆楚越肝胆:比喻关系密切;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
  • 摅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 坐薪悬胆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丧胆销魂丧、销: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 魂消胆丧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胆颤心惊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胆大心小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琴心剑胆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胆丧魂惊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 心殒胆落形容十分惊恐。
  • 闻风丧胆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 肝胆涂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同“肝脑涂地”。
  • 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丧胆游魂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 沥胆抽肠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 魂飞胆颤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魂飞胆裂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魂飞胆战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肝胆披沥犹言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
  • 隳肝沥胆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同心共胆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
  • 输肝写胆比喻对人极为忠诚。同“输肝剖胆”。
  • 魂飞胆落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隳胆抽肠犹言披肝沥胆。表示真心诚意。
  • 魂飞胆丧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际。
  •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了然无闻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
  • 博物洽闻博、洽:广博。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如是我闻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
  •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 博学洽闻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 千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 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 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 旷古未闻旷古:自古以来。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 一闻千悟形容悟性极高。指略一指点,即完全了悟。
  • 久闻大名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 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 广见洽闻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 旷古奇闻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事情。
  • 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博闻强志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逸闻轶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 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 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惨不忍闻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
  • 没没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 逸闻趣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 遐尔闻名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臭不可闻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 浅见寡闻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
  • 骇人闻见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同“骇人视听”。
  • 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 有闻必录闻:听到的;录:记录。听到什么,不管对不对,全都记录下来。
  • 晋惠闻蛙比喻愚昧寡闻。
  • 仁心仁闻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 没世无闻指终身不为人知。
  • 闻噎废食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 不求闻达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 骇人闻听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同“骇人听闻”。
  • 遐迩闻名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 腥闻在上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博洽多闻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博物多闻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 强记博闻指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 寡闻少见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 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前所未闻前:先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 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 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
  • 不问不闻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 单见浅闻指见识短浅。
  • 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博闻辩言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目见耳闻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 束教管闻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闻宠若惊犹言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 一无所闻一点也没有听说,丝毫也不知道。
  • 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 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 千古奇闻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
  • 耳闻不如面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 目睹耳闻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传闻异辞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 碌碌无闻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
  • 轶事遗闻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 洽博多闻指知识和见闻广博。
  • 惊见骇闻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同“惊耳骇目”。
  • 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 兵闻拙速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 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 逖听远闻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 逷听远闻“逷”同“逖”。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 遗闻逸事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 亘古奇闻亘古:从古代到现代;奇:稀有不常见的。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
  • 不相闻问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 所见所闻看到的和听到的。
  • 强识博闻指记忆力强,见闻广博。同“强记博闻”。
  • 区闻陬见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 轶闻遗事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同“轶事遗闻”。
  • 逸闻琐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 览闻辩见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 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 寡见鲜闻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昧死以闻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 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 遐迩著闻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 遗闻轶事散失,遗留下来的事迹。
  • 先断后闻指先处理后奏闻。
  • 传闻不如亲见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
  • 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 厌闻饫听指充分听取。
  • 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 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 异闻传说不同寻常的奇异的消息。
  • 闻声相思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 前古未闻指从来没有听说过。
  • 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 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亘古新闻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
  • 先行后闻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 湮没无闻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 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洽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 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诟如不闻诟:辱骂。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 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 饫闻厌见饫闻:饱闻;厌见:饱见。指见闻甚多。
  • 闻融敦厚待人温和宽厚。
  • 寡见少闻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 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 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 闻所未闻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 遗闻琐事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同“遗闻逸事”。
  • 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