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方领矩步

fāng lǐng jǔ bù
dress in scholarly clothes and show refined manners
“方领矩步”的成语拼音为:fāng lǐng jǔ bù,注音:ㄈㄤ ㄌㄧㄥˇ ㄌㄧㄥˇ ㄌㄧㄥˇ ㄌㄧㄥˇ,词性:联合式;作定语;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后汉书·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基本解释: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例句: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不苟言笑。★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
拼音 fāng lǐng jǔ bù
注音 ㄈㄤ ㄌㄧㄥˇ ㄌㄧㄥˇ ㄌㄧㄥˇ ㄌㄧㄥˇ
词性 联合式;作定语;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英文 dress in scholarly clothes and show refined manners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出处 《后汉书·儒林传序》:“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例句 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不苟言笑。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方来未艾
下一个成语: 方领圆冠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昂头阔步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备发或态度傲慢。参见“昂首阔步”。
  • 卬头阔步指抬头大步前行。
  • 脚高步低形容脚步不稳,歪歪倒倒。
  • 平步青云平:平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 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 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 步斗踏罡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
  • 改步改玉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 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 累足成步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 步调一致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 三步两脚快速行走的样子。
  • 七步之才形容才思敏捷。
  • 平步登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 步线行针比喻周密布置。
  • 行步如飞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亦作“行步如风”、“行疾如飞”、“行走如飞”。
  •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 步履蹒跚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 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 高步阔视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同“高视阔步”。
  • 不步人脚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 平步青霄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同“平步青云”。
  •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 故步自封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伸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 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 步步为营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 一步一个脚印比喻做事踏实。
  • 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 行针步线比喻设计划策。
  • 昂首阔步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 步罡踏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
  • 步月登云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 龙骧虎步龙:高大的马,古称八尺以上的马为龙;骧:马高扬着头的样子。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 独步当世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同“独步当时”。
  • 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 步雪履穿形容人穷困潦倒。
  • 高步通衢衢:大路。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同“高步云衢”。
  • 雀目鼠步比喻惶恐之极。
  • 望而却步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 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 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 寸步难移连一步都难移动。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 移步换形移动脚步,情景也随之变换。形容景色变化多端。亦比喻逐步起着变化。
  • 步步登高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 一步登天登:上。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 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 一步一鬼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形容遇事多疑。
  • 信步而行信:随意。无目的地随意行走。
  • 百步穿杨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 快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 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 跬步千里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 三脚两步①形容走得快。②指走不多远。
  • 鹅行鸭步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 天下独步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 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 独步一时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
  • 鸭步鹅行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 阔步高谈阔步:迈大步。潇洒地迈着大步,随意地高声交谈。比喻言行不受束缚。
  • 步步高升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 国步艰难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 视远步高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
  • 健步如飞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 孤标独步孤标:独特的标格;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形容品格极其清高。
  • 独步天下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 得步进步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 青云独步比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 亦趋亦步形容事事追随和模仿别人。
  • 膝行肘步用膝盖和肘部匍匐前进。形容地位低下,不足以与人平起平坐。
  • 七步成章称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 五步成诗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 寸步不让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 寸步难行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 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 枉辔学步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同“邯郸学步”。
  • 雍荣雅步形容态度从容大方,举止不俗。
  • 尺步绳趋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伸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 故步自画犹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 蹇视高步犹言昂首阔步。
  • 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 十步芳草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东趋西步指相背而行。
  • 邯郸重步比喻进入梦乡。
  • 竿头一步比喻更进一步。
  • 紧行无好步走得太急步子就迈不稳。比喻过于仓促,事情就做不好。
  • 雍容雅步指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 十步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改玉改步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后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同“改步改玉”。
  • 七步八叉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 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 按步就班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参见“按部就班”。
  • 稳步前进按适当的步骤推进工作。
  • 移形换步犹移步换形。形容变化多端。
  • 鹰视狼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 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 缓步代车缓:舒缓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 绳趋尺步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伸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 尧趋舜步①指如尧舜之行。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②指尧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
  • 鸭行鹅步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 独步当时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
  • 寸步千里寸步:指距离非常短。虽然相距只有寸步,却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见非常困难。
  • 效颦学步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亦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 鹰视虎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老虎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 退步抽身指辞去官职,退居家中。
  • 寸步不离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 肘行膝步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 十步香车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方外之人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 食方于前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 方滋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同“方兴未艾”。
  • 食必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 八方支援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八方风雨四面八方风雨聚会。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 食味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 方骖并路犹并驾齐驱。
  • 落落大方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比喻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也形容心思聪明,动作敏捷。
  • 食案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 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 有勇知方有勇气且知道义。
  • 泥古拘方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 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东方将白指天将破晓。
  • 方寸之地指心。
  • 八方呼应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戴圆履方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 百计千方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 一方之任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 天各一方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 春蚕到死丝方尽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 元方季方意指两人难分高下。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 方凿圆枘凿:榫眼;枘:榫头。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独霸一方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 大梦方醒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 来日方长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 如日方中好象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 割据一方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亦作“各霸一方”。
  • 四方八面到处;各个方面。
  • 四方之志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 方寸万重方寸:指心。万重:多话。心里头有千言万语。
  •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 东方千骑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 见诮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同“见笑大方”。
  • 登界游方登上天界,游历四方。指周游世界。
  • 盂方水方盛水的器皿是什么形状,水也成为什么形状。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响风气。
  • 文圆质方指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 气血方刚犹血气方刚。指精力正值旺盛。
  • 大政方针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 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 方底圆盖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 八方支持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方枘圆凿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方枘圜凿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同“方枘圆凿”。
  • 方兴未已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同“方兴未艾”。
  • 随圆就方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同“随方就圆”。
  • 方正不阿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 方趾圆颅方脚圆头。指人类。
  • 上方宝剑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宝剑,表示授于全权,可以先斩后奏。现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 天方夜谭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 大开方便之门给予极大的方便。
  • 身后识方干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 殊方同致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千方万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
  • 凫鹤从方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比喻顺其自然行事。
  • 方头不劣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方以类聚指同类事物相聚一处。方:办法,做法,技巧。
  • 方员可施随处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艺。
  • 遁迹方外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 行不逾方指行动不逾越法度。
  • 多方百计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计谋。
  • 以古方今用古代人的人事与今天的人事相比。
  • 辨物居方辨别众物的性质、条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 五方杂厝指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
  • 如日方升如:象;方:刚。象太阳刚刚升起来。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
  • 遐方绝壤指边远偏僻的地区。同“遐方绝域”。
  • 遐方绝域指边远偏僻的地区。
  •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 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
  •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五方杂处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 志在四方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圆孔方木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比喻二者不能投合。
  • 见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
  •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 如醉方醒方:刚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 殊方异域殊方:远方。异域:异邦、外国,指远方或国外。
  • 四面八方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 斗方名士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毁方瓦合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 方便之门方便:本佛家语,指灵活对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 方寸不乱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
  • 方桃譬李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 遗笑大方指让内行见笑。
  • 圆凿方枘枘:榫头;凿:榫眼。方榫头,圆榫眼,两下里合不来。比喻格格不入。
  •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无方之民古指不知礼法的人。
  • 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 毁方投圆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曲意投合别人。
  • 遗哂大方指让内行见笑。同“遗笑大方”。
  • 方来未艾指(恩泽)方始来到尚未止歇。
  • 想方设法想种种办法。
  • 圆顶方趾指人类。同“圆首方足”。
  • 圆首方足代指人类。
  • 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 抚绥万方抚绥:安定、安抚;万方:万邦,万族。指安定天下。
  • 刓方为圆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
  • 四方辐辏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 智圆行方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 游必有方要是出游,必须要告辞去处。
  •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 直内方外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 方寸已乱心已经乱了。
  • 方面大耳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 方头不律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同“方头不劣”。
  • 圆颅方趾颅:头颅;趾:脚。方脚圆头。指人类。
  • 西方净国指西方净土。
  • 言方行圆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 仪态万方仪态:姿态,容貌;万方:多方面。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 殊方绝域指极远的地方。
  • 随方逐圆①指立身行事无定则。②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
  •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指方画圆指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 外方内员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 如梦方醒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 狩岳巡方指帝王巡狩方岳。
  • 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 枕方寝绳枕方石,睡绳床。
  • 东方不亮西方亮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 外方内圆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
  •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应变无方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
  • 枘圆凿方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参见“枘凿方圆”。
  • 方足圆颅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 计绌方匮计谋不足,方略匮竭。
  • 外圆内方圆:圆通;方:方正。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 枘凿方圆枘、凿,榫头与卯眼。一方一圆,则无法投合。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
  • 未艾方兴方兴未艾。指正在蓬勃向前发展。
  • 随方就圆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