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安分守己

ān fèn shǒu jǐ
remain in one 's proper sphere
“安分守己”的成语拼音为:ān fèn shǒu jǐ,注音:ㄢ ㄈㄣˋ ㄕㄡˇ ㄐㄧˇ,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中性,指为人规矩老实不越轨,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基本解释: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例句: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拼音 ān fèn shǒu jǐ
注音 ㄢ ㄈㄣˋ ㄕㄡˇ ㄐㄧˇ
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中性,指为人规矩老实不越轨
英文 remain in one 's proper spher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 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例句 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安堵如故
下一个成语: 安分守已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事不关己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
  •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 枉己正人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 瘠人肥己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 舍己救人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 瘠己肥人瘠:瘦,引申为约束;肥:胖,引申为宽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成己成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 小己得失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
  • 贵人贱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表示谦虚。
  • 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
  • 一己之见指一个人的意见。
  • 奉公克己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 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 损己利人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 克己奉公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 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 察己知人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
  • 各执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 爱如己出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 反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 各持己见持:抓住不放。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 立身行己存身自立,行为有度。
  • 正中己怀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
  • 以己度人度:揣度,推测。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别人。
  •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清身洁己指保持自身节操,身体力行。
  • 审己度人审:审查;度: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 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 谬托知己指假托为知心朋友。
  • 攫为己有攫:夺取。有强行手段夺取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 利己损人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 露己扬才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同“露才扬己”。
  • 洁己从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 量己审分估量自己,省察本分。
  • 损人利己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 露才扬己露:显露;扬:表现。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 舍己从人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 一己之私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 度己以绳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 尊己卑人抬高自己,蔑视他人。形容自尊自大。
  • 身不由己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 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 据为己有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瞒心昧己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
  • 逞己失众逞:放任。指由着性子胡来会失去众人的支持。
  • 孤行己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 己饥己溺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 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 诛锄异己诛:杀;锄:铲除。指消灭和清除在政治上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
  • 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 克己慎行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舍己芸人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 盖不由己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 奉公正己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 以天下为己任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 推己及物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同“推己及人”。
  • 酒逢知己千杯少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 有己无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 直抒己见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 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 排斥异己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 损人害己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 舍己就人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 士死知己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 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 扬己露才露:显露;扬:表现。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 知彼知己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 昧己瞒心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
  • 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 视为知己看成好朋友。
  • 省身克己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 孤行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 己溺己饥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排除异己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 损人益己犹损人利己。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 叨在知己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 独出己见见: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 求人不如求己仰求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 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 知己之遇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 损人肥己犹损人利己。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 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 损人不利己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矜己自饰矜:夸耀;自饰:自己颂扬。夸耀称赞自己。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安常处顺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 乐天安命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同“乐天知命”
  • 居安虑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同“居安思危”。
  • 入土为安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 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 安室利处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 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 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 安贫乐贱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 苟且偷安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 安常履顺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安国宁家指治理国家。
  • 变危为安变危急为平安。
  • 安然如故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 久安长治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 安不忘危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 安常习故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长治久安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 人不自安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 安心落意放心,无忧虑。
  • 鸡犬不安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同“鸡犬不宁”。
  • 动荡不安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安然无事犹言平安无事。
  • 治国安民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 日近长安远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 安危相易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 踧踖不安恭敬而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 安生服业指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
  • 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 安堵乐业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 安富尊荣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 晏安酖毒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宴安鸩毒”。
  • 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 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 安忍无亲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 局促不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 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 吕安题凤比喻造访不遇。
  • 安心乐意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 竹报平安比喻平安家信。
  • 安家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安家落户安:安置;落户:指定居。到一个新地方安家,长期居住。
  • 安老怀少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燕幕自安比喻处危境而不自知。
  • 安危与共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 济世安民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 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平。
  • 安富恤贫恤:救济。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 长安棋局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 立国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乐道安贫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 安故重迁指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
  • 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 磐石之安形容极稳固。
  • 安身为乐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 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 安神定魄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 民安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 买静求安指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 存亡安危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 民安国泰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 一路平安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 一枕槐安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 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 长安少年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 安良除暴安抚善良的人,铲除强暴的人。
  •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 惶恐不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 转危为安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
  •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 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安心乐业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 济世安人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 安坐待毙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 去危就安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 随寓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同“随遇而安”。
  • 随寓随安犹言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 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 立命安身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 安如盘石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 安如太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 安身立命安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安身之处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 安土重旧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 除暴安良暴:暴徒;良:善良的人。铲除强暴,安抚善良的人民。
  • 安闲自在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 安营下寨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济世安邦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 安于盘石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 安枕而卧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 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 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 安富恤穷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 安国富民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安内攘外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惶惶不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 乐退安贫指乐于逊退,安于贫穷。
  • 燕安鸩毒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燕安酖毒”。
  • 乐业安居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 安生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于安思危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 居无求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 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 安营扎寨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安宅正路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 物阜民安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长安道上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 安车蒲轮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 盘石之安形容极其安定稳固。
  •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安如磐石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 燕安酖毒指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燕雀安知鸿鹄志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掷果潘安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
  • 安土重居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 卧不安席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 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食甘寝安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同“食甘寝宁”。
  • 计将安出计:计策,计谋;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 立业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同“立国安邦”。
  • 安眉带眼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安身乐业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 安土乐业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 治郭安邦犹治国安邦。
  • 坐不安席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 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 安心定志指安下心来。
  • 安之若命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 苟安一隅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 覆盂之安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 安分知足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乐道安命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少安毋躁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 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六神不安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 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寝食不安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 相安相受指互相帮助,使彼此安居。
  • 问安视寝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 床下安床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 远至迩安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 少安无躁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 床上安床床上安张床。比喻不必要的重复。
  • 高枕安寝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同“高枕而卧”。
  • 各安生业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 定国安邦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宴安酖毒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宴安鸩毒”。
  • 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 忸怩不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 坐卧不安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 迩安远至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指政治清明。
  • 安魂定魄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 安民告示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 习故安常指习惯于规。
  • 跼蹐不安形容恐惧不安。
  • 闾阎安堵指平民安居。
  • 袁安高卧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 神安气集精神安定,气息凝集。
  • 宴安鸩毒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
  • 高枕安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 攘外安内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六畜不安六畜:牛、马、羊、猪、鸡、狗。牲畜也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很厉害。
  •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 寝不安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 宴安鸠毒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