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务本抑末

wù běn yì mò
To suppress the end
“务本抑末”的成语拼音为:wù běn yì mò,注音:ㄨˋ ㄅㄣˇ ㄧˋ ㄇㄛˋ,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农工商关系,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汉书·郑弘传》:“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教化可兴。”,基本解释: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例句:唐代·李白《赠王十二九舅》诗:“著鳞父念别离,务本抑末时常必。携手处,即归骨肉来相似。”
拼音 wù běn yì mò
注音 ㄨˋ ㄅㄣˇ ㄧˋ ㄇㄛˋ
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农工商关系
英文 To suppress the end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出处 《汉书·郑弘传》:“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教化可兴。”
例句 唐代·李白《赠王十二九舅》诗:“著鳞父念别离,务本抑末时常必。携手处,即归骨肉来相似。”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勿谓言之不预也
下一个成语: 物美价廉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肤末支离肤浅琐碎。
  • 本末源流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 去末归本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 去本趋末指弃农经商。同“去本就末”。
  •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 末如之何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 穷途末路穷途:处境困窘。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 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 本同末异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天末凉风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末节细行指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 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 离本徼末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去本就末指弃农经商。
  • 强本弱末犹强干弱枝。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 末路穷途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弃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同“弃本逐末”。
  • 弃本逐末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背本趋末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 秋豪之末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 逐末弃本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始末缘由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缘由:缘故由来。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 繁文末节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背本就末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 降本流末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封胡遏末比喻优秀子弟。
  • 逐末舍本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强弩之末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 桑榆末景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同“桑榆暮景”。
  • 务本抑末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 损本逐末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 弃末返本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同“弃末反本”。
  • 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 强弩末矢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同“强弩之末”。
  • 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 离本依末丢掉根本,追逐末节。同“离本趣末”。
  • 细枝末节末节:小事情,小节。细小的树枝,策末的环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 锥刀之末末:梢,尖端。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
  • 头上末下第一次,初次。也指从上到下,从头到尾。
  • 始末原由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 离本趣末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弃末反本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亦作“弃末返本”。
  • 封胡羯末均为兄弟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 弱本强末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旁枝末节比喻不重要。
  • 雕虫末伎犹言雕虫小技。同“雕虫末技”。
  • 末大必折末:树梢,末梢。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本同末离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 片长末技微小的特长,浅薄的技能。同“片长薄技”。
  • 逐末忘本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 进本退末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舍本求末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凶终隙末凶:杀人;隙:嫌隙,仇恨;终、末:最后,结果。指彼此友谊不能始终保持,朋友变成了仇敌。
  • 捐本逐末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 雕虫末技犹言雕虫小技。亦作“雕虫末伎”。
  • 叨陪末座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这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
  • 寻流逐末犹舍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 岑楼齐末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 崇本抑末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 枝末生根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 细微末节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不务空名务:追求。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
  • 除恶务尽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 清官能断家务事俗语。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 当务始终应当力求有始有终。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 通时达务指了解客观形势。
  • 开物成务开:开通,了解;务:事务。通晓尤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 不务正业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 不知世务不知道当代的情势。
  • 不晓世务不知晓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树德务滋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 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 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 识时达务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 不急之务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适时应务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 谈优务劣善于空谈而治理政务的能力很差。
  • 毛举细务毛举:琐碎列举;细务:小事。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 舍近务远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 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