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have the order reversed
“本末倒置”的成语拼音为:běn mò dào zhì,注音:ㄅㄣˇ ㄇㄛˋ ㄉㄠˋ ㄓˋ,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年代:古代成语,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基本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例句: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注音 ㄅㄣˇ ㄇㄛˋ ㄉㄠˋ ㄓˋ
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英文 have the order reversed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处 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例句 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本来面目
下一个成语: 本末源流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淡然置之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 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无置锥地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同“无立锥之地”。
  • 高自标置标置:放在某种位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 置锥之地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 姑置勿论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 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 别置一喙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 措置裕如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 置之死地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 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 无庸置辩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 贫无置锥穷得连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同“贫无立锥”。
  •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 冠履倒置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置身事外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 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
  • 无从置喙没有话可说,没有可插嘴的。
  • 不置褒贬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倒置干戈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
  • 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 无可置辩置辩:辩论,申辩(用于否定)。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表示确凿无疑。
  • 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 束置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高自位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 无可置喙犹言没话可说。
  • 不容置辩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 无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 不置可否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 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 置之脑后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 置之死地而后快快:痛快。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 头足倒置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
  • 置之不顾置:放着;之:代词;顾:照管。放在那儿不管。
  • 置之不理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 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 推诚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同“推心置腹”。
  • 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 置水之情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 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
  • 投闲置散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 置之高阁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置诸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小本经营小本:资金不多。指小商贩或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买卖。也指买卖做得小。
  • 返本还源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 木落归本犹言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 有本有原指有根源;源源本本。亦作“有本有源”。
  • 本支百世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 变本加厉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 本来面目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
  • 本性难移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返本还元犹言返本还源。
  • 将本求财用本钱谋求利润。同“将本求利”。
  • 拔本塞原①比喻背弃根本。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亦作“拔本塞源”。
  • 积基树本缔造基础,树立根本。
  • 极本穷源指彻底地推究本源。
  • 当行本色当行:内行。指内行并且是本来面貌。后亦指精通本行,而且成绩特别突出。
  •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 谨本详始指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 强枝弱本比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
  • 返本朝元犹言返本还源。
  • 还元返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同“还原反本”。
  • 三句不离本行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 看家本事指自己特别擅长的本领。
  • 有本有源指有根源;源源本本。同“有本有原”。
  • 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 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 本枝百世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 强本弱枝犹强干弱枝。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 三句话不离本行行:行当,职业。指人的言语离不开他所从事的职业范围。
  • 强本节用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 元元本本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 本乡本土指本地,家乡。
  • 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 绝其本根本:草木的根。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 枯本竭源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指损害事物的根基。
  • 清源正本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 看家本领指特别擅长的技能。
  • 本小利微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源源本本源头和根本。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 不惜工本惜:吝惜。指舍得出本钱。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 木本水源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探本穷源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 枝大于本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
  • 除恶务本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 追本穷源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 正本澄源犹正本清源。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端本澄源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端本正源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深根固本使根基深固而不可动摇。同“深根固柢”。
  • 秉要执本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慈悲为本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 本相毕露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大本大宗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 依本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 枝源派本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 返本还原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 拔本塞源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追本溯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 本固邦宁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 正经八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同“正经八百”。
  • 寻源讨本指穷本溯源。
  • 根深本固指根基深厚牢固。
  • 敦本务实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 原原本本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 积本求原从根本上探求。
  • 强本弱支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同“强本弱枝”。
  •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 照本宣科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 整本大套指有计划、有条理、全面。
  • 汲古阁本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 掂梢折本垫钱亏本。梢,钱的市语。
  •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