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齐家治国

qí jiā zhì guó
regulate the family and rule the state
“齐家治国”的成语拼音为:qí jiā zhì guó,注音:ㄑㄧˊ ㄐㄧㄚ ㄓˋ ㄍㄨㄛˊ,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年代:古代成语,出处:《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基本解释: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例句: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朝中有事》:“齐家治国,政必得中。或因同风,或见异端,每半失又半存。”
拼音 qí jiā zhì guó
注音 ㄑㄧˊ ㄐㄧㄚ ㄓˋ ㄍㄨㄛˊ
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英文 regulate the family and rule the stat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出处 《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例句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朝中有事》:“齐家治国,政必得中。或因同风,或见异端,每半失又半存。”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齐轨连辔
下一个成语: 齐量等观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经邦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亡国灭种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 朝章国典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同“朝章国故”。
  •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 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 爱国如家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 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 国将不国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 绝国殊俗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 安国宁家指治理国家。
  • 强兵富国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 天姿国色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年经国纬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 治国安民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 敌国通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 国富民丰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 邦国殄瘁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祸国殃民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 富国彊兵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 蠹国病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 举国一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 民殷国富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 裕民足国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 有国难投有国家却不能回去。
  • 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 上医医国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 敌国外患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 国耳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 国色天姿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 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 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 国富民强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 国家栋梁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 国无宁日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国之干城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 朝章国故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 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平。
  • 立国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于家为国为国家为人民。
  • 金闺国士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 杞国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 民安国泰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经帮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三徙成国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同“三徙成都”。
  • 以身报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
  • 卖国求荣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 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 礼让为国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 亡国破家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 国富兵强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 捐躯殉国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 国破家亡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破家亡国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破家为国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 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
  • 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 蠹国害民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 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 败国亡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民生国计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 欺君误国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 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 矫国革俗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 蠹国殃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忧国爱民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 闭关锁国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 民富国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 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 为国为民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 舟中敌国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 入国问俗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 破国亡家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国难当头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 倾城倾国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 家亡国破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匡国济时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 皇亲国戚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 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 安国富民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矫国更俗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 开国功臣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 蠹国耗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舍身为国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 以身许国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 卖国求利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同“卖国求荣”。
  • 移国动众动摇国基及民心。
  • 周游列国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 国步艰难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 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 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病民蛊国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误国殃民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 天府之国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 独立王国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
  • 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 开国承家指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 败国丧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经国之才经:治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形容才能卓著。
  • 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 亡国之器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 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 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 富国裕民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 丧权辱国丧:丧失;辱:使受到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 护国佑民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 开国元老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 小国寡民国家小,人民少。
  • 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隐然敌国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 隐若敌国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 益国利民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 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 辱国殄民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同“辱国殃民”。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四战之国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 亡国之社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 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 兴邦立国邦:国家。建立并振兴国家。
  • 捐躯报国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 毁家纾国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同“毁家纾难”。
  • 富国强民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 国无二君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 病民害国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 富堪敌国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同“富可敌国”。
  • 西方净国指西方净土。
  • 众人国士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 蠹国残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黼国黻家指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 民困国贫人民困苦,国家贫穷。
  • 同舟敌国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 定国安邦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里通外国暗中勾结外国,阴谋叛国。
  • 徇国忘身徇:为国献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 富可敌国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 主少国疑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 开国元勋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 杞国之忧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 为国捐躯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 辱国丧师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 体国经野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 辱国殃民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 窃钩窃国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经国大业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 共商国是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倾国倾城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 巾国英雄巾国:即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亦作“巾帼英雄”。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协力齐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
  • 白首齐眉犹白首相庄。指夫妇到老犹相敬爱。
  • 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福寿齐天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
  • 金鼓齐鸣金鼓:指金钲和战鼓。金钲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 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 比翼齐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 齐人攫金攫:夺取。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
  • 事齐事楚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 齐天洪福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
  • 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 一齐众楚犹一傅众咻。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 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 见德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同“见贤思齐”。
  • 齐心同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 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 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 齐家治国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 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比肩齐声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比量齐观指同等看待。
  • 万马齐喑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 齐心併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 洪福齐天洪:大。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
  • 齐心戮力戮:合。指同心合力。
  • 齐烟九点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齿如齐贝形容牙齿整齐洁白。贝,白色螺壳。
  • 错落不齐形容极不整齐。
  • 并驾齐驱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齐眉举案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同“举案齐眉”。
  • 齐名并价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
  • 齐趋并驾犹言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齐心并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齐心同力”、“朋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合力”。
  • 齐心合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 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 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 天年不齐指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运道不好。
  • 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戮力齐心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 时运不齐齐:同“济”。遭遇逆境,命运不好。亦作“时运不济”。
  • 权均力齐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 齐量等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同“等量齐观”。
  • 齐驱并驾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 齐驱并骤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 积甲山齐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 鼓角齐鸣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 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稂莠不齐有好人也有坏人,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 齐大非耦旧时凡因不是门当户对而辞婚的,常用此话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 邹缨齐紫比喻上行下效。
  • 齐心涤虑净洁身心,清除杂念。同“斋心涤虑”。
  • 修齐治平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 齐轨连辔犹言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齐驱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同“齐头并进”。
  • 齐纨鲁缟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齐足并驱指齐头并进,不分高下。
  • 双管齐下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 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 兰桂齐芳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 齐镳并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 岑楼齐末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 齐心一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