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humanity , justice and morality
“仁义道德”的成语拼音为:rén yì dào dé,注音:ㄖㄣˊ ㄧˋ ㄉㄠˋ ㄉㄜˊ,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旧道德标准,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基本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例句:你说凡是一口~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拼音 rén yì dào dé
注音 ㄖㄣˊ ㄧˋ ㄉㄠˋ ㄉㄜˊ
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旧道德标准
英文 humanity , justice and morality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例句 你说凡是一口~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仁言利溥
下一个成语: 仁义君子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 爱人以德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 名德重望犹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才疏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 潜光隐德指隐藏德才。
  • 丰功茂德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
  • 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酒后无德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 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 德薄能鲜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 较德焯勤显著的德行和功劳。
  • 德容言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 德輶如羽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同“德輶如毛”。
  • 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 德胜头回德,通“得”。迴,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 德言容功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 德隆望尊犹言德高望重。同“德隆望重”。
  • 醉酒饱德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 年高德劭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 一德一心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 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 德薄才鲜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 德尊望重犹言德高望重。
  • 丰功懿德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同“丰功茂德”。
  • 败德辱行败坏道德和操守。
  • 硕望宿德犹言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功德圆满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 德浅行薄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浅薄。
  • 塔尖上功德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 丰功硕德巨大的功勋,隆盛的德泽。同“丰功茂德”。
  • 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 材轻德薄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才德兼备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 畏威怀德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 以德报德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 昭德塞违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 度德量力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 负德辜恩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 进德修业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 见德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同“见贤思齐”。
  • 德隆望重犹言德高望重。
  • 德音莫违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 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 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 一心一德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 离心离德心、德:心意。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 钜人长德指德高望重的人。
  • 量力度德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 以怨报德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 潜德秘行指不为人知的德行。同“潜德隐行”。
  • 一饭之德比喻微小的恩德。
  • 耆年硕德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年高。硕: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 不以一眚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 施仁布德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亦作“施恩布德”。
  • 讽德诵功赞美、颂扬功德。
  • 功德无量功德: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 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 小德出入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 厚德载福后指有德者能多受福。
  • 知恩报德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报恩”。
  • 同心协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 才轻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 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 积德裕后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 树德务滋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 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 耆德硕老盛德高年的人。
  • 德洋恩普指德泽优渥普及。
  • 年高德勋年纪大而有德行。
  • 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 负德孤恩指缺少恩义。
  • 颂德歌功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 为德不终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同“为德不卒”。
  • 材德兼备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 明德惟馨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 材雄德茂指才德杰出。
  • 妖不胜德比喻邪不压正。
  •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 潜德隐行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 积德累功积累仁德与功业。
  •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 无怨无德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恩德。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
  • 德言工容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 德輶如毛德轻得象羽毛一样。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 负德背义犹言负恩背义。
  • 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遗德休烈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同“遗德余烈”。
  • 遗德余烈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 积德累仁积累功德与仁义。
  • 讴功颂德犹言歌功颂德。
  • 德厚流光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 德容兼备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备:都具备。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 德言工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 称德度功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 龙德在田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 果行育德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 积德累善积累德行与善事。
  • 以德追祸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
  •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 德胜头回德,通“得”。回,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 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 年高德卲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 歌功颂德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 潜休隐德指隐藏美德。
  • 积善成德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 无德而称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②指德高不可言状。
  • 澡身浴德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
  • 感恩怀德感激别人的恩德。
  • 秽德垢行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好生之德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 称功颂德称颂功德。
  • 同德同心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 同德协力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 同德一心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 同心一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 进德脩业指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
  • 同心合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 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 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 祖功宗德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 为德不卒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 高才大德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绝仁弃义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 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 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麻木不仁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 宽仁大度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 色仁行违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 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 蔼然仁者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 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 残暴不仁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 义浆仁粟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 麻痹不仁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 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 假仁假义伪装仁慈善良。
  • 仁人君子仁:仁爱。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
  • 仁心仁闻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 麻痺不仁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 取义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蹈仁履义遵循仁义之道。
  • 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 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 妇人之仁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 假仁假意伪装仁慈,其实内心奸恶。
  • 仁柔寡断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 仁言利博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 仁义之兵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 法外施仁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 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 居仁由义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 履仁蹈义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 大仁大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 奉扬仁风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 仁浆义粟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 仁心仁术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 仁言利溥指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
  • 仁义之师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 仁者能仁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 见智见仁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深仁厚泽指深厚的仁爱和恩惠。
  • 仁民爱物仁:仁爱。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为仁不富要仁爱就不能发财致富。参见“为富不仁”。
  • 观过知仁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 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求生害仁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 仁义君子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 为富不仁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 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 沐仁浴义指受仁义的熏陶。
  • 仁同一视犹言一视同仁。
  • 含仁怀义指有仁义之德。
  • 槌仁提义指抛弃仁义。
  • 仁人义士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 不仁不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 亲仁善邻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