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论德使能

lùn dé shǐ néng
On the function of virtue
“论德使能”的成语拼音为:lùn dé shǐ néng,注音:ㄌㄨㄣˋ ㄉㄜˊ ㄕˇ ㄣㄥˊ,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选拔人才,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基本解释: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例句:《论语·公冶长》:“以假乱真,以险易安,言之而不信,不行于耳目之间,亦不足废虑也。《诗》两篇而已矣,何以广世?展之未尝不大易也,进之未尝不小独也,侧之未尝不周备也。《诗》云:‘顾不尔言,言亦罔极’,简在《诗》之南有为之,尧舜之间,股肱之间,毛遂之草芥也。盖有水者乘流,在下者易抱与!圣人而不能论德使能,令南面而已矣乎。”
拼音 lùn dé shǐ néng
注音 ㄌㄨㄣˋ ㄉㄜˊ ㄕˇ ㄣㄥˊ
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选拔人才
英文 On the function of virtu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
例句 《论语·公冶长》:“以假乱真,以险易安,言之而不信,不行于耳目之间,亦不足废虑也。《诗》两篇而已矣,何以广世?展之未尝不大易也,进之未尝不小独也,侧之未尝不周备也。《诗》云:‘顾不尔言,言亦罔极’,简在《诗》之南有为之,尧舜之间,股肱之间,毛遂之草芥也。盖有水者乘流,在下者易抱与!圣人而不能论德使能,令南面而已矣乎。”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论道经邦
下一个成语: 论短道长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奇才异能奇:少见的;异:特别的。奇异杰出的才能。
  • 选贤任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与能”、“选贤举能”。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 德薄能鲜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 力不能及力量达不到。
  • 清官能断家务事俗语。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 不能赞一辞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昏聩无能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交能易作指交换各业的劳动成果而互相获益。
  • 老朽无能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 进贤任能进: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 全智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 力能扛鼎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 能说惯道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 老妪能解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 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力不能支力量不能支撑。
  •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力所能及力:体力,能力;及:达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
  • 进贤拔能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知尽能索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
  • 不能登大雅之堂形容不够文雅。
  • 举贤使能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会道能说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 矜能负才矜:自夸。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 百无一能能:能力,胜任。什么都不会做。
  •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 简能而任简:选择;任:作用。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 不能自拔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 善文能武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 利齿能牙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 进贤进能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登高能赋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 简贤任能指选用贤能。
  • 一无所能什么能耐也没有。
  • 不能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逞强称能炫耀卖弄自己的才能和本事。
  • 良知良能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 爱莫能助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 能者多劳能干的人做事多、劳累也多。
  • 行同能偶品行相同,才能相等。
  • 妒能害贤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 举贤任能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能工巧匠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 能上能下指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 能言快说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同“能言快语”。
  • 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 聪明智能指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 仁者能仁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 选贤举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与能”。
  • 俭故能广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
  •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 量能授官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 材能兼备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备。
  • 赏贤使能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赏,通“尚”。
  • 有钱能使鬼推磨俗语。形容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可能办到,金钱万能。
  • 嫉闲妒能嫉、妒: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 得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 积不相能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能谋善断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 能牙利齿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 能言善辩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 碌碌无能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 进贤达能犹言进贤任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知过能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 素不相能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智尽能索索:竭尽。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 难能可贵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 过而能改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能说会道形容很会讲话。
  • 柔能制刚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 进贤用能举荐贤者,任用能人。同“进贤任能”。
  • 伐功矜能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 尊贤使能尊重并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 妒贤嫉能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 矜功伐能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全能全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同“全智全能”。
  • 嫉贤妒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 能掐会算能用手指掐算。指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 能言巧辩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 称贤荐能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 以誉进能根据人们的称誉去进用贤能。
  • 逞异夸能施展奇异本事,夸耀能力高强。
  • 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 能写会算指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 概莫能外概:全。一概不能除外。指都在所指范围之内。
  • 妒贤疾能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同“妒贤嫉能”。
  • 矜名嫉能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 能不称官才能跟职位不相称。
  • 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 妨功害能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 欲罢不能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 无能为力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 无能为役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 踔绝之能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 虽覆能复覆:翻倒;复:复原。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
  • 推贤让能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 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 精明能干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 未能免俗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 能伸能屈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比喻好坏环境都能适应。
  • 能征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 柔远能迩怀柔远方,优抚近地。指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 多能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同“多才多艺”。
  • 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 矜名妒能矜:夸耀;妒: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 富贵不能淫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迷惑。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
  • 任贤使能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各尽所能尽:用尽;能:才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 矜智负能矜:夸耀。夸耀智慧和才能。
  • 能文能武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 粥粥无能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
  • 柔能克刚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议论纷纷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论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一偏之论偏于一面的议论。
  • 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 拔剑论功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 数白论黄比喻计较金钱。
  • 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闳言高论指博大高远的议论。
  • 论功行封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 议论英发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 阔论高谈阔:广阔;高:高深。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姑置勿论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 论黄数白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数黑论黄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 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崇论闳议崇:高;闳:宏大。指高明卓越的议论。
  • 拨万论千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 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 一概而论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 大发谬论指空泛不切合实际的言论。
  •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 谈今论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评头论脚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同“评头品足”。
  • 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 高谈大论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 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数黑论白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同“数黑论黄”。
  • 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 目睫之论比喻肤浅的见解。
  •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 略迹论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 论功封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论黄数黑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论议风生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 高谈虚论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 要而论之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同“品头题足”。
  • 违心之论与内心相违背的话。
  • 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 天道宁论指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 大发议论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 高谈弘论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 纪纲人论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 危言覈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 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 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 平心而论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 格杀不论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崇论谹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
  • 衡短论长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
  • 论甘忌辛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 论功受赏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奇谈怪论奇怪的不合情理的言论。
  • 涩于言论形容说话迟钝。
  • 笃而论之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 一褱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同“一概而论”。
  • 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 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 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 崇论吰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
  • 争多论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 论长说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 论心定罪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 议论纷错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 凿空之论凿空:缺乏根据。空泛而没有根据的言论。
  • 盖棺论定论定:下结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 粲花之论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 经邦论道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格杀弗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 舆论哗然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 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 虚论高议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 论短道长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 论资排辈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又当别论应当另外作出评价。
  • 议论风发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 长谈阔论犹高谈阔论。
  • 危言高论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 危言竦论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
  • 齿牙余论微末的赞扬言辞。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
  • 峭论鲠议指议论严正刚直。
  • 格杀勿论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耳食之论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同“耳食之谈”、“耳食之言”。
  • 论辩风生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 论世知人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 上篇上论指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 数短论长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 放言高论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 议论纷纭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议论风生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 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
  • 道长论短指评论好坏是非。
  • 齿牙馀论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 无论如何不管怎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结果始终不变。
  • 直言正论正直公道的言论。
  • 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舐皮论骨舐:舔。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
  • 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 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 迂谈阔论犹言高谈阔论。
  • 樽酒论文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 谠论侃侃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面争庭论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庭争”。
  • 谈论风生言谈议论活跃,有风趣。
  • 危言核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 同日而论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谠言嘉论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 说长论短说长处,讲短处。形容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 说短论长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 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争短论长犹争长竞短。
  • 又作别论应当另外作出评价。
  • 格杀无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 谈古论今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讲古论今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